在全区高校毕业生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形势低迷,下行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院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董事会和院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从学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就业创业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各院系、职能处室通力合作,我处克服困难,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综合就业能力,完善就业工作体系,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和反馈工作,确保了不断增加的就业人数和稳定的就业率。
一、我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1、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我院2012级(2015届)毕业生有479人,整体就业率为93.74%。其中护理专业毕业生有224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有 61人,会计专业毕业生有 116人,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有38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有18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毕业生有 22 人。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 479 | 449(93.74) | 281(54.84) | 139(39.38) | 29(5.58) | |
2、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2.1毕业生就业单位区域分析
就业单位区域 | 呼和浩特市 | 包头市 | 鄂尔多斯市 | 其他西部地区 | 区内东部地区 | 区外就业 |
签约人数 | 123 | 77 | 65 | 98 | 70 | 16 |
构成比例 | 27.39% | 17.14% | 14.47% | 21.82% | 15.59% | 3.56% |
2.2各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专业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护理 | 224 | 208(92.86) | 90(35.29) | 102(58.44) | 16(6.27) | |
护理专业毕业生专业性强,就业面也比较广,不受区域的限制,可以选择就业的余地多,比较好就业。大部分在呼和浩特市区各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各旗县级医院,药店等单位。
专业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工程 造价 | 61 | 55(90.16) | 46(69.70) | 9(13.64) | 6(9.09) | |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房地产开发公司,建筑施工有限公司,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等单位就业。
专业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会计 电算化 | 116 | 111(95.69) | 91(75.83) | 15(19.99) | 5(4.17) | |
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在:a、政府及公用事业部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b、民营、个体等私人企业的财务人员。c、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会计咨询、会计服务等工作岗位。d、中小型企业和基层金融机构,对专科毕业生比较欢迎,这部分企业是我们的主要市场。
专业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食品 | 22 | 22(100) | 14(64.63) | 8(36.36) | 0(0.00) | |
食品与营养检测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食品加工企业的质检部,餐饮业的营养师岗位等。
专业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机电 一体化 | 38 | 36(94.74) | 32(84.21) | 5(13.16) | 1(2.63) | |
机电一体化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专业人才需求量,毕业学生只要端正就业心态,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主要就业在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电厂等。
专业 | 总人数 | 就业人数(%) | 签就业协议(%) | 其他录用(%) | 待就业人数(%) | |
汽修 | 18 | 17(94.44) | 8(42.11) | 9(52.63) | 1(5.26) | |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主要进入大型汽车集团的制造企业,汽车销售4S店,保险公司车险部,汽车修理厂等。
3.社会评价
3.1.毕业生评价
(1)毕业生对学习的满意度
从各个专业就业情况来看,我院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3.74%,较2014年降低了1.58%,根据调查分析,是市场需求不平衡加剧所致。有93.48%的毕业生认为学院的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设备、宿舍、餐厅等服务情况良好;有81.32%认为学院专业设置基本能适应地区经济发展、企业的需求,相关专业毕业生92%以上能很好就业。
(2)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和推荐度
根据调查分析,91.36%的毕业生认为学院整体教学水平是良好的,较2014年提高0.84%;毕业生92.01%认为教师综合素质优良;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为91.27%,较去年提高了0.31%。
3.2.用人单位评价
(1)对主要面向行业的人才贡献及质量
2015年毕业生签约单位以民营企业为主,占签约毕业生总数的78.41%,比2014年上升了10.94%。2015年毕业生月收入平均2000元,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200元左,行业企业对我院毕业生满意度逐年增加。
(2)对本地区人才贡献及质量
根据对2015年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2015年毕业生在自治区就业的占毕业生总数的95.32%,比2014年增加16%。
案例1
由于学院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高,效果好,毕业生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过硬的择业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如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能报考护士上岗资格证书,其中王莎、钟艺娟、任晓慧、闫国华、高晓燕、郭楠六名学生,考取护士资格证书的同时就被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录用。
案例2
我院多年来坚持认真抓专业课、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重视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以及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竞争力的培养模式。2015年食品与检测专业毕业生22人,就业率100%。这一成果再一次证明我院董事会和院领导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兴建现代化的校内学生实训基地的前瞻性;更是对我院坚持推行“双师”型教师和“双证书”学生制度的最好回报。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1.学院董事会、院务委员会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经常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我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就业处正副主任、处科员、各专业团队负责教师、行政有关成员及年级辅导员,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就业工作队伍。这样就将毕业年级的教学、实习、学生管理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根据今年的就业形式,我院建立了招生与就业工作“一盘棋”和“全员抓就业”工作机制,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全力推进,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统筹、学院负责、教师关心、校友关注、同学互助”的全员就业工作格局,就业工作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二)完善就业信息库,多渠道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
1.加强就业信息收集,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多渠道搜集就业信息,并由班主任向学生及时宣传就业岗位信息,在校园网站、广播站、微信、QQ等途径将信息发布给毕业生。根据各专业就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就业单位信息库,可为学生提供不同岗位,为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奠定了基础。
2.加强对我院就业网站的完善和维护,建立了《北职就业信息微信沟通群》,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并与老师、学生积极互动,让老师、学生及时了解企业招聘和就业岗位需求信息。
3.为毕业生积极组织企业、厂家走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举办专场讲座和招聘会共计16次,参与学生有800余人次。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主动和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期望等形式,纠正错误的就业观,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针对特困学生积极向相应企业推荐,帮助其尽快就业。让企业和学生无缝对接,深入了解,双向选择,利益共享,使我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朝着科学、有序、健康方向稳步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培训
大学生不仅是现有岗位的占有者,而且应该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我院根据不同专业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组建就业创业队伍,有专职教师3名,外聘教师5名。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大学生创业培训课,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自主创业培训、就业心理辅导,改变以填补现有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的就业教育,开展以创造性就业和创新创业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使自主创业成为今后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让更多的毕业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迈向社会。定期邀请专家教授为各年级开展相关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择业观,以达到学生准确自我定位,端正就业心态,积极就业的目的。
(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行我院学生“双证书”制度
面对国家经济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加强专业特色化、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推行“双证书”制度, 引导学生考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2015年毕业生有436人考取了普通话证,152人考取了计算等级证,56人考取了维修电工证,88人考取了特种工证, 340人考取了医药购销员证,326人考取了中药调剂员证,226人考取了养老护理员证,161人考取了保健按摩师证,142人考取了护士上岗证。
(五)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库,巩固和扩大实习基地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档案库,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通过多种途径追踪回访已就业毕业生,了解就业情况,反馈用人单位意见,精确掌握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我院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市场依据。加强巩固毕业生实习基地,寻找洽谈新的合作企业,不断扩大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就业平台。
近几年我院与内蒙古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武警医院、内蒙古253医院、呼和浩特市医院等9家区内三甲级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合作关系,很好的解决了护理专业的实习就业问题。为了满足不同专业的就业需求,与北京e宝支付、光大银行、海尔集团、福田汽车、天津一汽、华泰汽车,长城汽车、北京儿童医院、石家庄肾病医院、伊利集团、等五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企业用人信息库。
(六)加速校企深度融合,发展订单式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是学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院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我院密切关注企业需求,找准与企业的合作切入点,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邀请用人单位走进校园的同时,积极开展企业调研工作,走访呼市及周边地区重点企业,积极寻找、努力联系新的订单式培养合作企业。我院与内蒙古惠丰堂药业、芪源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教育,形成了校企资源互补,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三、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尚需拓宽和加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院建立的校企合作单位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多元化选择的客观要求。
2、 学生的择业观念急需转变。主要是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眼高手低,就业期望值过高,对薪水和福利待遇要求过高,缺乏去外省区发展和就业的勇气,片面追求在呼、包、鄂等大城市就业,不顾自身的条件,轻易放弃专业不对口的职位,错失就业良机。
3、毕业生普遍缺少实践和创新能力,缺少适应社会的综合就业能力,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用工标准还有一定距离。部分毕业生就业缺乏诚信,在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仍然单方面私自毁约。
4、学院对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课教师、班主任老师、学生以及家长都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能只在毕业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而是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素质教育与实训、实习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我院学生综合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对策
为扎实推进我院201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就业工作全员化参与、全程化指导和全方位服务的宗旨,进一步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质量水平,保证2016年毕业生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根据国家、自治区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结合今年就业的新形势、新特点以及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2016年就业工作思路和对策有以下几点:
1、扩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力度,强化毕业生人才库建设
开展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打造立体化就业服务工作平台。强化就业网站,完善就业信息库,多渠道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方便企业和学生的直接沟通,实现招聘信息的共享,充分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并对各专业近几年的毕业生进行部分回访,收集用人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意见,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宣传和就业指导工作。
2、加速校企深度融合,大力推进订单就业模式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就业基地建设。要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互惠互利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双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式培养模式,定向招生,定向安置,与企业无缝对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在巩固原有就业基地的基础上,“广撒网,宽布点”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见习、实习合作关系,加强与专业对口的产业行业协会联系,搞好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质量。
3、依据市场需求加强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结果,结合社会用人的需求,教务处重视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改革,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继续推行学生“双证书”制度,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强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求信息制度,多方位开拓就业市场,加强订单培养发展模式。
4、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就业工作实效
改革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把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大三实习就业时,明白专业对口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区别,真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对学生进行就业诚信教育,使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就业观,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落实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课时,改革教学方法,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学生就业创业中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我院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5、加强就业工作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就业经费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积极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外出考察就业市场,加强潜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定期组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会,将工作交流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采取理论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达到就业工作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
今后,我院就业创业工作任务繁重,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务院、自治区教育厅就业工作文件精神,充分认识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就业服务流程,强化就业教育和实习环节,为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倾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