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院张灯结彩,欢歌笑语,大家满怀喜悦之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共话创业艰辛、分享成功喜悦。在此,我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事业有成、业绩辉煌的历届校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学院举办这次毕业生创业论坛,就是要借助建院三十年,汇聚毕业生创业成功人士,总结交流就业创业经验,更新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创建就业新模式,探索就业新机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为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断输送高质量的优秀职业技术人才。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十年,是从无到有,自强奋进的三十年;是不断攀登,求实创新的三十年;是打造品牌、提升形象,实现跨越的三十年!三十年经历了“乡村医生刊授学院、内蒙古医药专修学院、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三个历史阶段,始终与时代的要求相同步,与经济建设共节拍,稳步地走出了一条职业型、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培养道路。
初创时期的“乡村医生刊授学院”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通过刊授、面授等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培养能防能治、能医能药、能中能西的现代乡村医生为目标,重点培训全国在岗乡村医生,提高他们的医学理论水平和临床防病治病能力。就是这样一个关乎九亿农民健康的宏大事业,感召了一批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成就了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创业故事。
从1985年5月建立了第一个辅导站起,到1992年年底,辅导机构已在全国成立了3个省级分院,8个地市级辅导中心,416个县级辅导站。期间编写《乡村医生自学丛书》,共21册,总计625万字;制作《医学自学系列辅导录音磁带》共计77盘;编辑发行《辅导通讯》38期,每期发行达5万余册;印发《乡村医生之友》报108期;10年间累计为全国农村培训16万“养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医生。
发展时期的“内蒙古医药专修学院”是在我区高等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情况下成立的,面向众多求学无门的高考落榜学子,以“自考助学”和“学历文凭”教育为主要形式,以培养“能中能西,能医能药,能防能治”的“六能”全科医生为目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创新应用“医、教、研、产”四轮驱动的运行模式,12年间为全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医药卫生人才1.2万名,真正成为了高考落榜生求学成才的摇篮,培养基层医疗卫生白衣天使的殿堂。同时,兴建内蒙古医药专修学院附属医院,创刊发行《农村医药报》,立项研究“胃安”、“咳康”、“痘痘清”等专病专方制剂,编辑出版《基层医生临证集粹》1--5集。
2006年学院升格为全日制综合性高校—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时期。在自治区教育厅和财政厅的关心和支持下,现已成为自治区技能型适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8年间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6000余名,先后荣获“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和“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2013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
三十年来,学院从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发展为在高职园区拥有自己花园式校园的民办高职院校,成绩来之不易。目前,学院占地521亩,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各类图书资料26万余册,拥有教职员工294人,在校生规模达3800余人。
按照学院建设发展规划:“重点突出一个主题--创办全区民办高职示范院校;抓住一条主线--强内涵、创品牌;落实五项工程—就业拓展工程,质量立院工程,特色兴院工程,信息战略工程,铸魂领航工程。”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学院教学基础建制日趋完备,拥有护理、汽修、成教三个学院和经管、理工两个系部,同时建有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多媒体网络中心、附属医院、农村医药报社、汽修厂和驾驶员培训学校。
质量工程建设成绩显著,拥有自治区级的品牌专业一个:护理专业;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三门:《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基础会计》;完成科研课题1项;评选自治区级教坛新秀一名;使学院成为唯一一家拥有自治区品牌专业的民办院校;
实践教学基础扎实,在原有的护理、会计、汽车、建筑、中药五大实训中心的基础上,2013年获得中央和自治区两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共投资400多万元建成功能完备的“基础护理技能训练中心”和“现代仿真模拟病房”。
多元办学初见成效,继续教育学院建有函授站四个,在校生达1000余人;全国唯一的《农村医药报》发行量逐年增加,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学院附属医院已完成整合扩建任务,门诊量、住院率大幅提高;汽修厂运营良好;联办驾校为园区学生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学院的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三十年的栉风沐雨,三十年的薪火相传,北职人靠的是是“自强、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创新,永远是前进的持久动力。三十年来,我们实现了投入体制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教学的创新!今后,我们还要更上一层楼,实现招生、就业机制的创新,谱写北职发展的新华章!
近年来,北职在招生就业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民办高职院校。我们始终把就业确定为学生人生奋斗的起航点,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通过多方努力畅通就业之路。
一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学院建有招生就业一体化的机构,选派富有经验的能人开展这项工作。从学生入学就着手就业规划和实施,充分发挥学院培训、指导、联络和沟通的作用。
二是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学院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主导作用,发掘就业资源,开辟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教研室的建设,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强化学生就业意识,转变就业观念,正确处置就业、择业、创业的关系。
三是围绕市场、强化培训。在校内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保障学生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切实做好就业指导、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安置工作。连续三年,我院就业率达95%以上,这是来之不易,却又十分令人欣喜的成果!
我院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与家长、学生的期望值比较,与国家对人才要求来衡量,我们还有差距。我们急切需要更新就业理念,学习研讨就业政策,探索创新就业模式,加强与就业单位的合作,使就业渠道顺畅宽广,真正实现就业质量的飞跃。
今天,借助这次论坛的机会,我们请领导出谋划策,指引方向。我们也寄希望于创业卓有成效的毕业生们,你们的经历,是学弟学妹们的丰厚经验;你们的创业精神,是他们的鼓舞力量;你的挫折,可使他们少走弯路;你们的创业成就,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构建你们和学院及在校学子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建立历届毕业生校友会,开展对在校同学有启迪的实际工作,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学院对你们寄予厚望。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顾过去,我们满怀豪情;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把建校三十年作为开拓奋进的新起点,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有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企业家们的鼎力合作,有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学院越办越好,为学院的明天再续华章,再创辉煌!